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外军团 (第1/8页)
番薯作用大不大,历史已经证明,实事已经证明,后世学者已经证明。 包括古人都把外来的番薯,从开始的蔬菜,提升到主粮的地位,仅次于稻麦。 根据后世学者的研究,番薯玉米加入替代传统的农作物,使得清朝的人均口粮,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三分之一。 进入工业时代以前,全国各地都在轮作种植番薯,农民们自己的选择。 可惜很多人不认可实事,他们要讲他们口中的道理,把实事和历史,以及研究全部视而不见,极力打压番薯和玉米的作用。 金州。 节度府。 罗什,徐宁,李文三名海外汉商,已经一名极为紧张的新人毛荣,拘谨的坐在椅子上。 唐清安看着手里的薯藤,露出探究的目光,就是这玩意,活人无数啊。 “你不光是为了金州立了大功,更是为百姓们立了大功,应当为你建庙。” 将军的话,让众人动容,毛荣更是连连摆手。 “不敢当,不敢当。” “番薯除了不挑地,抗旱,产量高,果实人能吃,藤叶牲畜可以吃,其他也没啥太大的作用。” 好嘛,不愧是商人。 唐清安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了起来。 将军一笑,屋子中的气氛立马升温,几人神情轻松,跟着说笑烘托热闹。 “只抗旱一项,就非同寻常,多少荒地可以利用,皆是增加的收获啊。” 虽然商人们拍马屁,但是唐清安不能不认同毛荣的功劳,作为当下他的身份,有功必赏才能鼓舞人心。 更何况。 后世的番薯之父,虽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