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一章 分田 (第3/6页)
好一会。 张达基点了点头。 “此人说的事,虽有些言过其词,但也是些存在的现象。” 唐清安忍不住又拿起了这份万言书。 没有华丽的文字,只有朴素的记载了一些事。 一些不公正的事。 送走了张达基,唐清安这才召见了,早已在金州等候的郑永廉。 郑永廉穿着一身洗的泛白的青色长衫,留着长须,个头不高,身材瘦弱。 “你认为各地的分配制,已经跟不上民生的需求,为何有这种看法。” 唐清安见到此人,请了他坐下,随后直接问道。 郑永廉是个胆大,愿意冒险的人。 不然他也不会有此举。 因此大大方方的坐下,听到将军的问询,不但没有忐忑,反而畅畅而谈。 “各地人口不提,只西洼就有十余万人,在大周已经是一个县的规模。 民生各事都有官府控制,吃喝拉撒住行都要管,西洼的官吏才多少人,如何能办好。 百姓们为官府屯田有的已达到四年,甚至将近五年的,而各家没有丁点盈余。 长年累月下来,各个面色饥寒,生活困顿,谁家不会有怨言,而这些怨言都会指向官府。 而官吏又要负责这许多的事,各种矛盾积累下来,更会加剧百姓和官府的对立。 现在因为将军有救治之恩,百姓还能忍耐的住,再过一二年,或者二三年。 我只听过报一时之恩的,从没有见过报一世之恩的。 更如他今日分的鱼块小了,明日房子漏水,后日衣服破了,种种下来,都会怨言官府分配的不好。 这些隐患如果各地视而不见,不加以纠正,等后果显现时,则为时已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