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蛇演义_第一百二十六章 国术和枪的第一次对抗 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六章 国术和枪的第一次对抗 下 (第3/7页)

道。

    孙禄堂是练形意拳的大宗师,但劲力融会贯通之后,却能借太极的“炮捶”架子,发挥出比形意更加刚猛的劲道来。孙禄堂是和武式太极的传人,郝为真交流,得了太极的架子。

    而王超却是和李派太极的传人陈艾阳交流,得了太极拳的精髓。

    更何况,唐紫尘在当年也教过了王超太极拳的精髓,更在自己的著作《国术实录》中记载了太极的几种架子,一是“三鞭”的架子,“单鞭”“双鞭”“开合鞭手”二是“五捶”架子,“搬拦捶”等等。三是“七炮”的架子。如“窝心炮”“连环炮”“冲天炮”“砸地炮”等等。

    王超因为以前功力不纯,一直没有练习,怕练出花架子来。

    太极的三种打法架子“鞭”“捶”“炮”,功力不足,更本打不出威力。只练出一身滑稽的架子,“武术”成为“舞术”。

    就如发太极“炮劲”,一拳冲出,要学开大炮一样,打出后座力来。一发力,劲贯双腿,大地都震动,这才是真正的开炮。

    天下间打太极拳的人多不可数,但是能达到这样的程度的人,少之又少。千万个人中,只有一两个。

    功力不足,太极只能养生,不能打架,一打必输。

    社会上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有练了三四年太极拳的人,被学了一年半年散打的人打得连爹妈都不认识。

    王超当年,就算是精擅了形意拳,练到雷音迸发的境界,也不敢谈用太极拳对敌。就是因为自己功力还是不纯,打不出太极的精髓。

    “太极十年不出门”也就是这个意思。

    什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