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一章国殇 (第1/4页)
正在愁眉不展的时候,右都督高虎眼前一亮,一拍大腿道:“我怎么忘了呢!以前,我们写什么文章都要求那些文人。 现在不同了,宁朝的第一大才子是我们武人,我们在求那些酸儒干什么?” 镇国公也反应过来,立即下军令,让孙修三天之内写一首祭词。 孙修有些无语,我可是武官,你让我干文官的活,是不是压榨劳动力呀!但军令以下,也只有硬着头皮上了。 他在府中,仔细回想他知道的诗词,可是都不能代表士兵的军魂。 想了半夜,他突然想起,中学课本里就有现成的呀!那就就是屈原的九歌-国殇,这也是第一首为战死的士兵写的祭词。 孙修想到以后,马上奋笔疾书,将此诗写出,清晨就交给两位都督,让他俩审阅。 两位都督看了以后,沉默了半天,都沉浸在诗中的金戈铁马中。 半晌,镇国公感叹道:“此祭词让我看出了战场的残酷和兵士为国征战的气魄。写的好啊!我这就送与皇上。” 宁皇也看了,只是说了句,“生为人杰,死亦为鬼雄。此祭词应刻于军魂台上,以慰军魂。” ………… 玉京城外,军魂台前,宁皇率文武百官立于台前。 军魂台通体汉白玉建造,建在历代宁皇皇陵前的一座山坡上。 军魂台分为三层,分为台基,台身,台顶。约高百丈,直冲云霄。 台基上雕刻着兵士奋勇厮杀的情景,形态栩栩如生。台身正面上刻着军魂台的祭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