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大明_第一百一十二章 济南入城仪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二章 济南入城仪式 (第5/9页)

是一大助力。毕竟未来的战争大明需要各方出击。

    燕军士兵的精气神和南军的差距很大。几个原因造成的。一是吃的真的好太多了,大量营养的摄入。让燕军军士有足够的体力进行高强度的训练。而且为了这几口吃的,燕军那些大多都刚刚脱离旧军队管理方式的农民兵非常之珍惜他们现在的待遇。二是政宣司的功劳,他们不断的给燕军灌输的理念是:“军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保护伞。军人是天然的大明子民的保护者。不是什么赤佬!丘八!(明代士兵的军袄都是红色的。赤佬是南方人对明代军户的蔑称。沿用至后世,到现代还在用。丘八的称谓就很古老了。《太平御览》卷四《续晋阳秋》八以配丘,此兵字。路必有伏兵。明代很多地方,特别是南方把县衙中的兵房成为丘八房。《风云会》第三折,头一考在丘八房。)”因为燕军的军饷高,很多家庭因此而脱离了贫困。当兵成为了脱困的最直接的方法。所以燕军的兵员遴选做的很严格,实在是太多人了。而且军营中也不得不实行了末位淘汰制。当然淘汰下来的也是预备役的种子。可以选择在荣军社或者荣军农场工作。驿站的改革也在进行中,只不过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进度还得看燕军往南的速度。

    因为经济地位的提高带来的社会地位的提高还只是一部分,军队自身对军人的管理和教育让绝大多数进入军队的农民在短短的几个月就可以脱胎换骨。在燕军当兵是必须要识字的。一方面后面的军械越来越复杂。不动点脑子根本玩不转。最令人捧腹的是,配发的餐车,因为看不懂示意图。厨子一直是背着锅的。直到被政宪司的人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