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八章 北海镇和阮福映的谈判 (第6/8页)
中国国民,兴师问之,欲相救也”这样干涉宗主国内政的话?除了后来的岛国在甲午战争时搞出的那个《开诚忠告十八省之豪杰》。 等到了正统的汉人王朝--南宋灭亡,乃至忽必烈讨伐陈朝的失败后,使得安南更以“中国”自视,将自己与中原王朝放在了对等的位置上。 这也是为什么明成祖在讨伐安南灭亡了陈朝后,尽管进行了编户齐民,设置卫所,可当地士人豪强阶层还是拒绝同化,并鼓动百姓造反。 也正是因为这个观念在安南深入人心,所以在另一时空的历史上,阮福映在复国后就试图改国号为“南越”,在他看来,满清已经难称“中国”,他自己才是“中国”。 虽然他那点小九九被嘉庆识破后驳回,而改赐以“越南”之号,但阮朝国内并不使用“越南”,而是自称为“大越南”,之后更是改名为“大南”,与北方宗主国平起平坐之心跃然纸上。 阮福映统一后不以升龙府为都城而选择顺化,其本质上是要与清朝拉开距离,以“帝分南北”来昭示周边各国。而这种心态自然会使两国关系渐行渐远,最终导致“中法战争”时的阮朝君臣竟然暗地帮助法国,明面上奇葩的表示中立! 左宗棠拖着73岁的病体督师马尾,67岁的冯子材在镇南关率军顽强抵抗,打的法国人丢盔弃甲。满清的懦弱那都不用说了,而阮氏君臣的不配合也是导致中国西南门户洞开的重要原因! 也正是因为如此,早就看清楚这一点的赵新对领土问题寸步不让。他就是要拿回同登和谅山,让红河平原无险可凭,在安南头上悬着一把利剑。 问题是阮福映也不傻,和云南交壤的大赌咒河四十里领土倒还罢了,可同登和谅山的重要性他十分清楚。不过经过反复思考权衡,阮福映最终还是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