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三章 内圣外王之道 (第7/8页)
。” 江藩道:“夫溺于技艺,滞于章句,虽儒生非所尚也。若夫穷性命之源,研精微之归,究六经之指,周当世之务,则岂特儒者之所用心?所谓恭默以思者,性命之源,精微之归也。监而罔衍者,当世之也。” 赵新拍了拍桌案,呵呵一笑道:“先生的意思是让我近不敢背于程朱,远不敢违于孔孟?” 江藩目视赵新道:“帝王之治本于心,帝王之心主于敬。” 两人一来一去,一问一答,听的门外站着的阿妙和尹兵卫一头雾水,如闻天书。 实际上江藩和赵新说的,就是争儒家在将来的地位。 一开始江藩赞扬赵新,说你的措施广布于治下百姓,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利益和好处,这是当年连尧、舜都没有做到的。其意隐含当年孔子教导子贡所说的“必也圣乎”,恭维赵新是圣人。m.zwWX.ORg 然而江藩接下来的话才是核心。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出自《道德经》,后面还有八个字:“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可别小看这四句话。上下五千年,从最早尧把帝位传给舜的时候起,这十六字就代表了华夏文明的火种;谆谆嘱咐,代代相传,几乎所有的典籍学问都是围绕这十六个字在阐述。 江藩的意思是说,人心是变化莫测的,而道心中正入微。行事贵在求精专一,治世贵在遵守中道。这种变化上的微妙和道心的细微之处,只有君子才能体会。换言之,只有掌握儒家学问的士人才有这个本领。 赵新的回答则是用的孟子的话,“于答是也何有”语出《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