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_第四百八十五章 乌索利耶会战(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五章 乌索利耶会战(一) (第6/7页)

8个或10个单位,被称为“排”,也叫作“半连”。

    这样做是因为一个营在战斗中所分出的排根本和连对应不起来。以普鲁士军队为例,它的步兵营通常由5个连组成,但在战时要分成8个排,即4个分营。

    燧发枪时代就是这样,步兵的基础编制其实是“伍”,为了保证各排里“伍”的数量一致,就必须打乱连的编制。

    左翼的俄军走出密林后,浓雾依然弥漫于平原上。四公里外就是战场了,按照作战序列,炮兵必须先上。

    此时不过才早上六点,头顶的天空已经放亮,而雾霭犹如一片汪洋大海弥漫于整片平原上,俄军步枪上的刺刀在浓雾中微微闪光。远处升起的太阳就像深红色的空心大浮标,在乳白色的雾海上荡漾。

    根据之前制定的战术要领,俄军的每个纵队由两个营组成,用于冲击的纵队被排成了三列,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队列里的所有士兵都能使用武器开火。

    鲁缅采夫和他的将领们经过研究认为,纵队在冲击中的正面宽度不应当超过一个分营,用于冲击的纵队不是实心纵队,前后两部分之间必须至少留出3步。

    由于北海军的火力密度太强,与其使用一个大纵队,倒不如将它拆成几个小纵队,并在纵队之间部署一定数量的以散开队形作战的步兵,让这些猎兵通过火力sao扰敌军并将敌方火力吸引过来。

    这个时代的纵队战术要求士兵在冲击时,必须以双倍步速不发一枪地向前推进,距离敌军200步后加速到三倍步速,距离敌军30步时直接跑步冲击。如果参与冲击的部队成功击退了敌军的第一线部队,就应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