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_第一百八十四章 吉林炮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四章 吉林炮厂 (第2/8页)

大人恩典,众人免礼!”

    “谢大人!”一众工匠冲着福康安躬了躬身子,又低头继续忙了起来。

    随行的工部官员一边走一边向福康安介绍两侧的各个院落道:“大人请看,这里是铸造大将军炮的,紧挨着的那处是化铜炉。右侧是铸造二将军炮、冲天炮、子母炮的,旁边就是化铁炉。刚才进门那个院子是制作炮车的地方。东边的院子是铸造炮子的所在。”

    这处炮厂的内部布局是仿照京城雍和宫东侧的炮局而设。此时的吉林城北,像这样的兵工厂还有几处,有制作火枪的、制作火箭的(用于焚烧堡垒及粮草)、制作开花弹的等。

    众人走到一门刚铸好的大将军炮跟前,福康安仔细看了一下这门炮,对负责的工部官员问道:“这炮试了吗?”

    “回大人的话,这炮前日刚刚铸好,还未演放。”

    福康安听了,不置可否,他走上前伸手摸了摸冰凉的炮身,然后问道:“这炮的炮子多重?”

    “三斤五两。”

    乾隆二十一年,由工部上奏,皇帝批准,清廷确定了以“子母炮、威远炮、靖氛炮、决胜炮、得胜炮、行营炮、靖平炮、提行炮、铁行炮、靖海炮......”等85种火炮作为八旗和绿营的制式武器。

    从火炮的形制上讲,满清是按照炮身重量,分为轻、重两类火炮。比如从五百六十斤到七千斤的都算重型火炮,从三百九十斤到二十七斤的则属于轻型火炮。而同期的西方火炮多以倍径、口径或炮弹重量分类,例如长管炮、臼炮,3磅炮、6磅炮等。其中长管炮的倍径都在15倍以上。

    在实际使用中,清军的火炮品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