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四章 新扬州八怪(一) (第3/7页)
中道:“汪某也是刚刚离船登岸,连更衣都没来得及,还望海涵。” 他这话一出口,众人这才心里一怔,想起了汪中如今的身份。 段玉裁年纪最长,沉吟了一下问道:“容甫,你给大家讲讲,如今北地是何模样?” 汪中正要回答,洪亮吉插话道:“若膺兄,不妨坐下再说,让容甫喘口气。” 众人这才纷纷落座,不过因为年龄,中举时间不同,又重新排了座次。说起来江湖中人的排座次,其实就是跟文人学的。 在场的人里,段玉裁是戴震的大弟子,所以众人论资排辈,段玉裁便坐了左首头把交椅,汪中坐了右首的头把,之后依次是刘台拱、洪亮吉、江藩、焦循、钟怀、黄承吉。 清代汉学自顾炎武开山以来,由阎若璩、胡渭奠基,惠栋开创,至戴震集其大成,以至顶峰。而从乾隆中叶开始,随着四库全书馆开馆,帝王“治道合一”的形象塑造臻于极致,彻底掌握了文人的话语权。而文人们再也不敢议论朝政,点评政治是非,于是在学术发展上便出现了“人人许郑,家家贾马”的盛况。 无数学者以儒家经典为中心埋头考据,认为典籍越古越真,所谓“凡古必真,凡汉必好”,与着重于理气心性抽象议论的宋明理学不同,形成了后世著名的“乾嘉学派”。 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以惠栋为首的“吴派”和以戴震为首的“皖派”影响最大。吴派的特点就是搜集汉儒的经说,加以疏通证明。简而言之就是“只要汉朝的典籍就是好的”;皖派则重视三礼中名物制度的考证,从音韵、文字学入手了解古书的内容和涵义。 而扬州学派既继承了吴、皖两派的特点,又发展和超越两派之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一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