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_第四百九十八章 土谢图汗的心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九十八章 土谢图汗的心思 (第7/9页)

的蛊惑和青衮杂卜的野心膨胀,最终导致了“撤驿之变”的发生。

    这里说句题外话,后世有文章说什么青衮杂卜发动的“撤驿之变”是喀尔喀人民的抗清起义,还把他跟岳飞相提并论,称之为“民族英雄”。别扯了,还要不要点脸啊?

    身为札萨克汗部的郡王和多罗贝勒,同时身为满清正一品的定边左副将军,他能为底层牧民的被压迫抗清?谁信啊?!屁股都不正!

    这厮勾结阿睦尔撒纳分裂蒙古和新疆,拿着清廷的俸禄却私通准噶尔部,干着“端人家碗砸人家锅”的祸害行为,这算那门子的英雄?!估计也就在那些曾经分裂“海棠中华”版图、以及试图继续搞分裂的人心里才是“英雄”。

    当时青衮杂卜掌管着和托辉特部,隶属札萨克图汗部中左翼左旗札萨克。如此低的地位,让身为定边左副将军和部落的王公青衮杂卜极度不平衡,说什么也得掌管一个汗部才配得上他的身份啊!

    乾隆十八年,青衮杂卜受命为参赞大臣,随定边将军班第,从阿尔泰出发去征讨准噶尔。然而阿睦尔撒纳是个极擅言辞的人,于是青衮杂卜便被其说服,野心膨胀,决定搞一场声势浩大的叛乱。

    乾隆十九年,定边将军班第上奏朝廷,阿睦尔撒纳狼子野心,蠢蠢欲动,奏请乾隆对其采取行动。乾隆随后便传谕班第,力促阿睦尔撒纳早日进京入觐,想等对方到达内地后将其剪除。

    谁知千防万防家贼难防,青衮杂卜在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就通知了阿睦尔撒纳,导致后者公开反清,提前发动,使得清廷在伊犁的数名大员全部殉国,致使西域局势糜烂。

    这时候的乾隆还不知道青衮杂卜和阿睦尔撒纳勾结,暗中捅了朝廷好几刀,还让他和哈达哈一起去征剿阿睦尔撒纳的准噶尔叛军。但是青衮杂卜在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