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七章 长江水师的脱胎换骨 (第2/7页)
北海军势必会手忙脚乱。所以赵新这些年做的,其实就是在培养足以星火燎原的“种子”。 别说什么“大治必先大乱”的假大空话,倒霉的从来都是老百姓,而北海镇的今天正是由这样千千万万个“倒霉”的老百姓建立起来的。赵新希望能在入关前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以解决农业大破产时代的困局。 随着赵新和钟怀零零碎碎的闲聊,被赵新起名为“冰风号”的游艇已驶过泰兴,再往前走就是江阴了。 话说在那场发生在乾隆五十年的“瘦马劫持事件”后,王远方他们驾驶着那艘高速公务艇一路疾驰,不仅把沿江水营给搞了个措手不及,连吴淞口那里的两处炮台也是一炮未发,令乾隆大为光火。 历史上从明初开始,明政府便对黄浦江口的防御采取了“东西并重”的战略防御措施。到了清代顺治年间,为防御郑成功水师再次从长江口进攻南京,清廷在位于浦西的吴淞杨家嘴口修筑炮台;到了康熙五十七年,又修筑了浦东宝山炮台。 事后,时任两江总督萨载奏请乾隆,鉴于北海镇快船进出长江口如若无人之地,沿江炮台不足,水营木船速度难及的情况,请在江阴城以北的黄山修筑炮台,并扩建对岸十圩港西岸的靖江炮台,以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另外,他还请求重建位于浦西的吴淞炮台,扩建浦东的宝山炮台。 时任江苏巡抚闵鄂元不甘人后,他也奏请乾隆,为了防御“北海贼”,请旨在吴淞口、海门、福山港、狼山港、中港、江阴、靖江各地,构筑烽火台体系,以便当“北海贼”入寇长江时,及时发出警讯。 对于两位督抚的请求,乾隆当时欣然应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