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章 要求 (第3/7页)
出了几份,交给了方明远,“这是我的一些想法。方,你可以看看。” 方明远认真而仔细地翻看着这些资料,他的口语虽然不错,但是想要以美语来看懂一篇专业性相当强的资料,还是有着一定的困难的,好在一旁有米尔顿,对于他的那些不懂之处,可以给予详尽的解释回答。 在米尔顿看来,如今的华夏铁路系统,就如同一个凡事一板一眼、固守成规、成员官僚习气浓重、机构臃肿笨重、员工们死气沉沉的军队般的公司。每个人都“待在小盒子里”,每件事都得“循规蹈矩去做”。上下级公开的意见交流是“被诅咒的”也是被潜规则所严厉禁止的,非正式的功能整合等于零。就如同八十年代初期的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一样。 “如果你谈的是营销计划或战略性计划,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谁愿意出面循着正常申请程序往上送,而不是这个计划的具体内容!”米尔顿深有感慨地道,“方,你能够相信吗?一位货运经理负责的业务规模高达两千多万美元,但是如果没有总部的书面批准,他连花两千美元的权力都没有。而要得到上面批准,竟然要等上二个月之久!这样的效率,对于如今快节奏的生产生活,如何能够适应?” 方明远咧了咧嘴,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对米尔顿的这个看法,他是深表赞同。华夏的国企的确是有着米尔顿所说的这些弊端,而华夏的铁路系统,更是将这些弊端发展到了极端。整个铁路系统,在华夏就如同一个小的国中之国,进入铁路系统后,吃穿用住,各个方面,可以说都完全在铁路系统内解决,就连警察局、检察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