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3章 (第1/3页)
“你把外裙也脱给我,披上这衣服,去最近的衙门寻发放赈灾粮食的人,他们是锦衣卫,让他们调兵过来。有那件衣服作证,他们会信你的。至于我,不用担心,我能够周旋到你过来。” 如果不行,反正他也不怕死。 作者有话说: 虾蟆这事,参考自: 先人门士汤义仍(显祖),论政府而及给事胡似山(汝宁)曰:“除参论饶伸之外,不过一虾蟆给事而已。“饶号豫章,为比部郎,曾抗疏诋太仓,而胡以言官纠之。会亢旱祷雨禁屠宰,胡上章请禁捕鼃,可以感召上苍,故汤有此语。余后叩汤曰:“公疏固佳,其如此言谑近于虐。“汤笑曰:“吾亦欲为此君图不朽,与南宋鹅鸭谏议属对亲切耳。“三君俱江西人,而胡与饶更同郡。 ——《万历野获编》 【翻译:明朝一次大旱时,朝廷要抗旱,祈雨禁屠宰,这时候,有个叫胡似山的给事中,提出来的抗旱建议是:应该禁止捕鼃,就是虾蟆。人送外号“蛤蟆给事”。】 * 赈灾流程参考清朝。 先令乡保查开被灾户口草册,有产有艺、极贫次贫、户首何人、男女大小几口,俱行注明,总以一家为一户,不许以父子祖孙分报、重报。然后印委及同城佐杂各官轻骑减从,带同乡保,分路查点。仍将某月日查某村庄先行示期,以免灾民外出。逐户按册挨查极贫次贫、大口小口,如有未符,即于册内核正,无滥无遗,全在此时着实。有牛、有畜、有仓庾、有生业,暗记册内。日内有混行告赈者,可以查明驳饬。再有先经外出存有空房者,查其姓名丁口另行登记。日后闻赈归来,查册补赈。查毕之后,或给门单实贴门首,或于墙上灰书.姓名口数,以防遗漏重复影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