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8章 众志成城渡难关 (第2/4页)
出了人们的认知。 百姓们一开始并不相信皇帝那听起来很暖心的话,皇帝上台以后虽然表现的很不错,这段时间对长安困苦百姓的赈济也让百姓们很满意和感激,但若是说皇帝要拉着整个李氏皇族跟着百姓们一起饿肚子就是在侮辱大家的智商了。 那些皇族子弟是个什么德性长安百姓清楚的很,不带头欺压百姓已经是谢天谢地了,让他们跟着百姓一起挨饿? 玩儿呢! 但是随着李渊回到了长安,拿出大安宫的大半存粮运到城南的施粥点,各家王府、宗室亲眷府邸凑出来的两万担粮食也运到了城南,百姓们真的有些相信皇帝的那些话了。 太上皇、皇帝和皇室宗亲做表率,与皇族亲近的勋贵自然不会落后。 程咬金和平阳公主府牵头,把自己家的粮仓打开,以皇帝的名义给散落在北城各个角落里的流民发粮食。 其他人有样学样,李绩、张公瑾、牛进达、尉迟恭、长孙无忌、长孙顺德、常和、刘利师、虞世南、秦琼、侯君集、刘宏基、张亮、张士贵、唐俭、刘政会、戴胄、杜如晦、冯智戴、吴正义、李靖、武士鑊等等文武之家也开始有钱出钱有粮出粮,筹集了多达一万担的粮食送到了城南。 就连精神依旧萎靡的房玄龄和还在待业的许敬宗都让府中做了许多的干粮分发给府邸附近生活困苦的人家。 刘席也回到了长安,在拜访了几十家与吴氏商行有着良好合作关系的商家之后,他宣布长安商会成立,并以商会的名义向皇帝设立的施粥点捐出了五千担粮食和五百担盐。 皇帝没有亏待这些对饥饿百姓伸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