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表弟很给力_第118章 众志成城渡难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8章 众志成城渡难关 (第3/4页)

援手的人,让人在曲江池旁立起几块高大的石碑,将所有参与赈济百姓的府邸、商家和个人的名字刻在了上面,以表彰这些人的爱心和责任心。

    这几块碑上有皇帝的题字“众志成城”。

    勒石立碑可以算是一种很高的荣誉认可了,石碑立下,城中的那些与世家没有什么牵连的富户、商人也行动起来,纷纷加入到赈济百姓的行动中来。

    随着伸出援手的人越来越多,曲江池旁立下的石碑也越来越多,逐渐成为了一片碑林。

    这片石碑后来被人称为众志成城碑林,不过长安人更习惯叫它功德碑林。

    做善事便是给自己和家人积功德的说法不胫而走,影响力开始辐射到周边的地区。

    李世民传旨给关中各县府,让当地也开始向地主富户募捐,只要捐出的粮食达到二十担,便可以得到一块“一星良善之家”的铁牌,捐粮达到五十担可得“二星良善之家”,以此类推,每多捐五十担便可以授予高一级别的铁牌,最高是五星。

    这些铁牌将由民部统一颁发,上面的字出自皇帝亲笔,并有民部的戳印,得到铁牌的人家可以将其悬挂在门上。

    凡是拥有铁牌的人家均可以推荐一到五人参加贞观二年秋后的科举考试。

    圣旨一出,关中皆惊。

    不是惊吓,而是惊喜!

    在士族门阀把持着上升通道的大唐,科举的门槛非常高,必须要有人举荐才能参加考试,与士族交好和与地方官府交好的人家还好说,得到推荐并不难,但是对于很多读书人而言,仅仅是这一关就能刷掉很多人,也就是说很多人家的孩子即便是读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