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科学发展观_分卷阅读5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2 (第3/4页)

,可以还原事实。

    往后每年都要更换探子,不能有任何人去重复的地方,这样官员才无从巴结,甚至并不知道他们的离开与往来。

    “这第二桩事,说起来有些复杂。”

    “朕先讲一遍,你们不一定听得懂——但也照着这图画一遍吧。”

    这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面临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困境。

    长江流域的农田虽然享受着肥沃的土壤,但在雨季极容易被洪涝淹没,造成大量的损失。

    但虽然江阔湖多,当地还会较频繁的遭遇干旱的困境。

    ——这个时代的水渠较为简陋,又不可能被定时疏通扩宽。

    这些水渠只要某一段出了问题,后面就有可能都接连着遭殃。

    夏季暑气重,小河溪流都可能被蒸发到干涸的地步。

    但百姓不可能在酷热下还长距离跋涉担水,庄稼便极有可能因此而纷纷枯萎。

    虞璁解释的清晰明了,还示意鹤奴展开早就准备好的南部地图,给他们看朱笔标记的位置。

    “这附近一带的水渠,肯定有年老失修,有断裂或堵塞的境况。”他思忖道:“在这种地方还出现旱情,着实不应该。”

    一旁的杜大人听得略有些不安,试探道:“皇上可是想新修水渠,再重新加固疏通一次?”

    如果这么做,大可能得不偿失,还可能耽误百姓耕种收割,造成进一步的损失。

    “不,针对这片地区,朕有一个建议。”

    虞璁拾起粉笔,写下了四个大字。

    ——桑基鱼塘。

    他侧了侧身子,示意鹤奴再推一块黑板过来。他拿了粉笔,在黑板上画起画来。

    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