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科学发展观_分卷阅读5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52 (第4/4页)

笔的河流朝某处流去,还有高低不平的田垄,他又用箭头打了几个标记,示意他们仔细来看。

    徐阶看到这里,忍不住心里赞叹了一句。

    多亏皇上出生于民间,不似这京城里的皇帝代代生于紫禁城,起码知道田垄是个什么样子,也更懂该如何关心民间疾苦。

    虞璁画了一半回过头去,见所有人都聚精会神的望着他,心里压力有些大。

    “桑基鱼塘,其重点在于将低洼的土地挖深为塘,将挖出来的泥土堆在四周筑成塘基,这样既可以减轻水患,又可以养殖鱼类。”

    他用粉笔画了几条游鱼,又在旁边补了几棵树:“这塘基上要栽种桑树,防止水土流失,同时蚕沙还地,全部培回农田之中,有助于粮食收成。”

    这低洼的土地,自然在河流两侧,只是没有被开发而已。

    一旦将塘基修筑,等于在河流两侧都围了道河坝,不仅可以减轻水患,疏导河水,还可以带动桑树的养殖。

    这种现代化建设模式好处在于,可以让农民们充分的利用时间,连收割后的农闲都有活儿可干,不断地产出更多,也收入更多。

    桑树可以用根须抓牢土地,防止流水冲击土壤,不断的加剧洪涝的恶化。

    塘泥可以用来肥沃土地,让庄稼吸收更多的营养,也算是有机肥了。

    至于这其中的细节,虞璁连讲带画,把底土表土的翻培都讲的清清楚楚,听得下面一溜人都瞠目结舌,只能不住地记笔记。

    皇上讲了一半,终于接了虞鹤递来的热茶,缓了口气。

    王守仁在旁边听得如获至宝,开口试探道:“只是这鱼塘,是否还再度收租?”

    有利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