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7章举荐蔺相如 (第6/8页)
可以肯定的是,他当时是不能也不敢声张的。一来这众多宾客,要么是自己的至交好友,要么是朝中显贵,昭阳自然不能为了区区一块玉璧,坏了别人的名声,与大家结下冤仇;二来,和氏璧被楚王视为国宝,赐予自己时,就希望他能够好好保管,若国宝丢失,被楚王得知,则于己十分不利。 遂和氏璧丢失一事,就此成为一段悬案。 又过了50年,六国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边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秦国在周赧王三十一年,即公元前284年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相继与韩国、魏国结盟;次年秦国又和东方少数可以与之匹敌的赵国结盟,完成了秦国昭襄王远交近攻、与东方列国连横的战略意图,剑锋所指,就是楚国。 楚国此时当政者是楚顷襄王。这日,派去赵国的一位探马向楚顷襄王报告说,赵国人缪贤竟然获得了楚国失传50年之久的国宝——和氏璧。一时之间,举国震动。然而此时的楚王已经无心去夺回和氏璧了,面临江山难保的境况,如何发奋求存才是头等大事。 然而,楚王虽然没有夺取和氏璧的心思,并不代表赵国国君惠文王就能够高枕无忧。因为,西方强国秦国的国君秦昭襄王对和氏璧虎视眈眈,只等实力与时机成熟。 只是,周王还在,所以周礼尚存。无论做什么事情,最好是有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才不至于落人话柄。 就在秦昭襄王对和氏璧朝思暮想而不得之时,一位臣下向其谏言:只要秦王略施小计,以15座城池为诱饵,就可逼赵国就范。如果赵国从了秦国,将和氏璧献上,则以城池交换之事,大可一笑置之;倘若赵国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