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_第547章 京师大学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7章 京师大学堂 (第5/7页)

有官身。但每个学生可以给予津贴,实习期间还有实习薪水,进修时成绩好的,表现出色的,还能得到奖学金和助学金。这样吧,设三百个奖学金名额。每年一选,每个每月十块银元。助学金设八百个,每个每月五块银元。实习期间的薪水,则为该岗位正式薪水的一半吧。”

    教务卿连忙将刘钧的话一字不漏的全都记录下来。

    他本来是礼部的官员。这次被选为正三品的教务卿,也是受宠若惊。

    对于教育,刘钧是很重视的。虽然说大汉这次科举,参加童生试的人都过了百万,但大汉两亿多人口,不识字的人更多。

    “以后官学也要改一改了。县学不能是只有考中秀才后才能进学。”刘钧想了想道,明代的官学,是和科举挂钩的,县学府学,里面都是那些考中的秀才。实际上,县学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教学,生员并不需要常呆在官学,他们只要参加官学里的几场重要考试就行。大多数时候,生员都是在私人的学院里读书。

    刘钧希望改变这种状况,现在朝廷设立了京师大学,把那些选出来的士子统一进行任前培训实行,那原来的官学模样,就没有什么作用了。

    “教务司今后要在全国设立分支,各省设教务厅,各府设教务局,县设教务分局。各县乡都要设立学校,但不是过去的那种官学模样,得改变。朝廷要在全国各乡都设立小学,分为初小和高小,初小三年,高小三年,初小为免费教学,普及教育。三年初小完,愿意继续读、有条件读的,成绩也合格者,升入高小。wap..OrG

    县府则设中学,分为初中和高中,同样各三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