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7章 京师大学堂 (第6/7页)
“陛下,这小学和中学,有什么不同吗?” “当然有不同,这初小,主要是启蒙,教会学生识会一定量的字,并教些简单的算学绘画等。总之,初小三年毕业,我们不要求他们能考上一个秀才,但他们起码能识得一两千字,会些简单的算术等。” 这是一个极低的要求,但绝大多数的人家,都没条件送孩子上私塾启蒙,因为读书也要给孩子备纸笔,也要给老师准备束脩。甚至很多孩子还得帮家里做事,哪怕五六岁的孩子也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但刘钧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孩子不会做一辈子的睁眼瞎。 三年的初小,朝廷会把小学设到每个乡,会提供孩子们的午餐,读书的课本纸笔,提供教师。但也只有提供到这一步了,孩子五岁入学,三年初小后也才八岁。这三年他们在家也做不了多少事情,但如果有机会可以读三年书,还是免费的,甚至能有顿免费午饭吃,刘钧相信会有很多家庭愿意孩子去读书的。 这笔三年免费教育的成本会不少,但刘钧认为值得。 不过他也只能是尽量劝那些适龄孩子的家长送孩子上完初小,不会强迫义务教育。毕竟这个时代的条件就是如此,三年免费教育已经算是极致了。 但有条件的,还可以读高小,读初中读高中,甚至将来考入金陵大学、洛阳大学、长安大学,甚至是京师大学。 等到条件适合的时候,朝廷甚至都不需要再开科举,直接以这种学校制度来培育选拔人才。 “陛下如此重视培育民智,圣明!”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对于每个大汉帝国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