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9章 崇祯十四年 (第3/6页)
自傅山来到辽阳接任指挥官位置后,他每天早上都要在平夷门城楼上点将议事,而不是在城中将府议事。 站在平夷门上,能够清楚的看到城外。傅山到任后,立即又令城中的青壮百姓和俘虏,在城外的每一处空地上,都建立起了防御工事。 在干旱的护城河里栽上尖桩,在护城河靠近城墙的一面,又垒起了一道丈高的羊马墙。然后在另一面壕边竖起沉重而尖锐的拒马。 这些拒马全是尖角,他们连在一起,是对付战马的极好障碍。 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排拒马,另外在城外的三百步内,到处都挖陷马坑,坑并不大,差不多刚好容一只马脚,也并不太深,但却能让奔驰的战马踩进去后摔倒腿折。 与陷马坑相配的是只到小腿高的鹿脚尖桩,这些插进地中的鹿脚桩,杂乱无序,却密密麻麻,绝对能大大迟缓攻城一方的进攻。有这些桩,盾车推车都能以前进,战马更能奔跑,就算普通步兵都难以放开奔跑。 更何况,在靠近城池的百步内,除了陷马坑和拒马、鹿脚外以及长尖桩外,还有许多成串的铁蒺藜。 这些防御工事简单却又有效,耗费的不过是些俘虏们的时间和体力,但对于城防,却有极大的帮助。 这些工事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迟缓攻城者的速度,使得他们在城墙三百步内这个距离,让城上的炮火有更多的攻击时间。 傅山甚至打算让工匠们制造一批地雷,埋在城外地下,让那些进攻者踩上去就爆炸。不过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是工匠们暂时无法制造成这样的地雷,因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