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9章 崇祯十四年 (第4/6页)
没办法很好的解决触发引信问题。 这个触发引信,其实炮弹工坊一直就在研究着。若是能够研制出触碰引信,那么就能让榴霰弹更加威猛,不过暂时还没找到合适的办法。 朝廷倒也有一种不需另外点火的触碰地雷,靠的是钢轮发火,在机匣中安置一套传动机构,当敌人踏动机索时,匣中的坠石下落,带动钢轮转动,与火石急剧摩擦发火,引爆地雷。 不过这种地雷发火率很低,且威力有限,最终被傅山放弃了。 不过在辽阳城最强大的防御武器,不是城外的这些工事,而是城头上的火炮。 城外的工事顶多算是辅助,真正的杀招还是大炮。辽阳城两协人马却拥有四个炮营,足足两百多门各式火炮,还没算上下面连队装备的轻型山地榴。 为了让大炮发挥充足的威力,傅山在城墙上建立了炮塔楼,每个塔楼里都有上下两层九门火炮。最为强大的是。这些炮位并不是固定的,他采用了楚军战舰上舰首炮的设计,有一个轨道,能够一百八十度旋转,按需求,调整射击位置,打击到更广方向的敌人。 城头上的那些炮塔,都设计为可以和附近的炮塔形成交叉火力,进一步提升火力。 虽然重炮团和野炮团的那些长短加农炮,由于弹道平直。射程较远,并不太适合守城。可傅山依然把这些大炮吊上城头,对于傅山来说,这些炮也一样有作用。可以在清军在远处集结之时轰击他们,甚至轰击他们的后方阵地。 毕竟拥有一二里甚至数里射程的长加农炮,射程可不是吃素的,用的好,一样能建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