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7章 平西伯 (第3/9页)
?最终摸到的就是选用者。 在刘钧看来,会推本来也是一种集思广益,推举贤明的好制度。但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明代的会推制度。使得在大明重要官僚的任命过程中,大小官员都得以参与其中,用人意见得以表达。 但是如此一来,牵涉到的派系太多,特别是到了明后期后,党争厉害。会推便沦为党争的悲剧,会推本身所包含的意见分歧空间,便渐渐沦为意气之争党派之争,使得朝中的纷争更严重。 崇祯时,比较严重的会推争斗就是钱谦益与周延儒和温体仁的斗争了。当时会推阁臣,东林领袖钱谦益成为侯选人,而周延儒和温体仁二人未当选,两人便以结党和科举舞弊为名攻击钱谦益,最近使得钱谦益失去入阁的资格,并被问罪,周延儒则得以入阁。 如今朝中,自周延儒死后,原来的江北党也纷纷做鸟兽散,不是加入到了吴甡的江南党,就是倒向了刘钧的楚党。 刘宗周一走,中立的那些官员也是群龙无。 若是搞会推,肯定又会变成一场激烈的党争。 不过吴甡既然把会推制度搬了出来,那刘钧也无法拒绝。不过按这制度,最终会推出来的侯选人最终裁定选用资格,却依然还是在两位代天子执政的顾命大臣手里。 因此说来说去,吴甡其实就是多此一举。 按会推制度,现在需要会推的官职主要有三类,一是京官系统中的重臣,包含内阁阁臣、各部尚书、侍郎、左右都御史、副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使等。 第二类则是中央特派地方大员,包括总督、巡抚、巡按。 第三类则是地方的高级武官,包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