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壶济世,我只是想长生不老_第二百五十七章 四圣论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七章 四圣论道 (第3/7页)

起人与人的争夺,贼杀,导致社会的混乱,这就是性恶论。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宗明之与墨子,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其礼义,制法度,涂之人可以为仁。”

    人之本性是一样的,宗明帝和墨丘都是人,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差别呢?那就是人本身的努力,后天的环境和经验对自身的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作用。

    性恶论非是说大家要当个恶人,而是因为生来性恶,才更需要礼仪教化来改善这一点,最终人人可以为仁。

    “吾言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礼以定伦,法能定分。故礼及身而行修,义及国而政明,能以礼挟而贵名白,天下愿,会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

    荀轲认为,治国之道,必是礼法兼施,王霸统一,而礼义是立法的精神,如果人们爱好礼义,其行为就会自然合法,甚至不用刑罚,百姓也能自然为善,国家岂有不治之理?

    就此,为什么他会提出“性恶论”,以及他提出性恶论的依据到底是什么,甚至中间还拿宗明帝和墨丘举了一个例子,最后给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

    可以说是相当完美的展现了自身的理念。

    尽管很多人面露不悦之色,却也不能说他满嘴胡言乱语,就算想要反驳,那也得有理有据才行。

    起码在荀轲自己所言的观念之中,一切都是自洽且合乎逻辑的,且相当成熟而完善。

    当年顾担留给他的难题,他已经找到了解决的方式,也提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供天下人品评。

    讲完这些之后,荀轲也走了下来,回归听众的席位。

    “下一位,有请游历诸国的武道宗师,杨朱来讲述心中理念,如有反对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