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三章 民情 (第3/6页)
以养活辽民,还能供给军需。 而渔场的收获,就可以用来接济国内之民。 渤海,黄海,辽东湾,因为有朝鲜半岛作为屏障,挡住了大洋上的迅风。 因此这几处海域,可以说是大周万里海域中,风浪最小的海域。 其余地方就是想要学他,只有山东才有此利,其余各地都学不了,因为风浪甚大,加上风暴不定。 渔民出海,那就真是用命来出海了。 一次,两次,十次,上百次平安归来,但只要遇到一次风浪,则十之八九船毁人亡。 大小长白山海域一带,岛屿无数,都修了渔场,都是各渔场的避风岛。 风险比其余地方减少了至少百倍。 不过这些未来的事,说之没有证据,因此唐清安也就没向众人谈了。 最后,关于士兵。 现在的士兵粮银都是半饷,且估计未来几年都无法全额供应,因为目前的治下无力承担。 只能靠朝廷的供给。 而士兵不光要上战场杀敌,冒着生命的危险,如今还要月饷减半,当然要给更多的补偿。 士兵的家中,除了原来的分田十一亩,从月饷减半之年开始,服役一年,赏赐一亩田,最高限制十亩。 也就是说,普通的士兵,不谈平常的半饷,光服役十年,就能为家里得十亩田。 那么这些军士家中,将会是二十一亩田,成为各地的富户。 现在的大周,北方陕西各地因为赋税之重,导致民逃田慌,一二两银子就能买上田。 可是在江南,哪怕徭役也重,但是一亩田能卖到十两以上,而且还极难买到上田。 如果三年后,真如将军所言的税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