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四章 一朝蝉蜕始化龙 (第4/8页)
中外关系的制度安排必然是“夷夏有别”和纳贡制度。纳贡制度是维系“道统一尊”不可缺少的一环,它不仅向世人勾画出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图景”,也强化着人们对“天子受命于天”的服从。 如果不分华夷、解除纳贡制度,则“天子受命于天”而“威服天下”的逻辑就不完整。其进一步的影响便是既然“夷”可以不从夏,天下又何必从于天子呢? 如果说,由传教士引入的西方宗教和自然科学对道统一尊的解构还多少带有理论上的味道,那么,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无疑使这样的挑战变成了现实,并具有了法律效力。 问题是北海镇是个怪胎! 从文明上讲,赵新他们引入的其实就是外来文明,只不过没人知道;而从人种上讲,赵新他们是中国人而非西洋人,所以也就不存在亡国灭种的问题。 所以这事就很麻烦了。 赵新不想遵循就有的朝贡体系,那么就意味着自董仲舒以来确立的“君权神授”理论的崩溃。北海镇以工业立国,则意味着“尚礼义不尚权谋,在人心而不在技艺”的立国之道再也站不住脚。 这时候如果还要废除科举,则意味着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知识权力化”链条被斩断,将使得整个国家知识阶层对国家认同和信仰的崩塌。 然而恰恰在这个绝对专制的时期,从政治上讲,国家是需要知识阶层协助,来建立认同和信仰的,否则就会处处烽烟,防不胜防。 某人说可以搞军政府,以后再改过来。 近代国家的权力体系无非四种,财富权力化、军功权力化、出身权力化和知识权力化,前三者已经被中国人所摒弃,只有知识权力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